前言
我發現自己常常需要透過耍廢來充電,但是每次耍廢需要的時間長度都未必相同,而且有時也會因為耍廢過度,影響自己想要維持的好習慣。正好前陣子看的書裡面提到的觀念,讓我有些頓悟,於是用這篇文章來探討耍廢,也看看能否用更好的方法,更有效率地拿到耍廢帶來的好處。
耍廢 = 讓自己不需要做決定?
最近剛看完 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:風靡全球的整理女王╳組織心理學家,首度跨國跨界合作,書中有一個章節在講 Tidying decisions,裡面提到一個驚人的數據 - 我們每天都需要做數以千計的決定,有些研究甚至估計可能到 35,000 這麼多!
看到這個數據,我突然意識到,我會想耍廢,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耍廢時不用做決定(或是做出的決定沒什麼重要性,例如玩遊戲),只要把劇打開,一直看下去就對了,於是我們用自己習慣耍廢的方法(看漫畫、追劇、玩遊戲...等),讓自己進入一種集中且放鬆的狀態,只是因為在這狀態下並沒有直接的生產力,所以被稱為耍廢。
延伸閱讀一有對耍廢的類型更深入地分析,這邊講的比較是我自己耍廢的主因。
能不能用更好的方法取代耍廢?
我直覺想到的就是冥想,因為在冥想時也不需要做任何決定。運動也不錯。
不過我感覺在冥想或運動時,如果能把比較功利的想法拿掉,不要去想做這些事要帶來什麼好處,單純享受這些活動效果似乎更好,可能也是因為把腦袋耗能的很多想法關掉。
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延伸閱讀二的影片,稍微介紹了 最高休息法 這本書。
我把目前對我來說最需要的重點放在這:
【大腦的所有疲勞及壓力,都來自過去與未來】。不論是惦記著已結束的事、煩惱著之後即將發生的,總之,就是心不在焉。這種狀態若是長期持續,心靈只會越來越累。因此,若想讓大腦和心靈充分休息,首先,必須讓自己體悟並學會處於【當下】,而【正念呼吸法】就是為此存在的。
所謂的正念,就是要像【初次】接觸般地重新理解世界,重拾能維持在當下猶如孩子或動物的純粹之心。而呼吸,則是意識的錨,能將飄向過去或未來的注意力拉回當下。換言之,【抱持著赤子之心,將意識專注於當下的呼吸並感受之】,便是正念呼吸法的精隨,也是本書最重要的重點。
總結
之後有更多心得會陸續編輯這篇文章,如果你有自己的體悟或洞見,也歡迎在下面留言,讓更多人有機會能好好充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