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 Table Manners - 文件


這裡已經不再維護了,可以到我的個人部落格 看更新的文章

Python 開源專案中,Sphinx 是很常見的文件產生工具
它能將 reStructuredText 寫成的文件轉成網頁
Read the Docs 也直接支援 Sphinx 產生的網頁

但我今天要介紹的工具是 mkdocs
最簡單的原因就是,我只會寫 Markdown 不會寫 reStructuredText XD
Guido 也說簡單一點的文件可以使用 Markdown 而不需使用 Shpinx
(我又要搬同一張截圖出來救援了 XD)

because-guido-say-so

安裝

pipenv install mkdocs --dev

使用

這次依然是將 mkdocs 運用到 pycontw-postevent-report-generator 為例子
commit 3fab5b 版之後產生將文件從 README.md 移動到 docs 並產生 GitHub Page

初始化

首先進到專案資料夾中,初始化 mkdocs 需要的檔案

pipenv run mkdir new .

執行後,資料夾會多出以下兩個檔案

  • mkdocs.yml: mkdocs 的設定檔
  • doc/index.md: 空白的範例文件

透過這個指令在本機將伺服器跑起來

pipenv run mkdocs serve

打開瀏覽器,進入 http://127.0.0.1:8000/ 就能看到最初始的頁面

initial document

修改網站名稱

初始的 mkdocs.yml 預設只會有這一行

site_name: My Docs

指的是文件的頁面名稱,先把它改成專案的名稱

site_name: PyCon TW post-event report generator (rg-cli)

增加頁面

因為 GitHub 也會讀 docs/READMD.md 作為進入專案時看到的文件
為了減少維護文件的時間,可以將 README.md 移動到 docs ,並取代掉 index.md 做為首頁

因為原先在 pycontw-postevent-report-generator 中的 README.md 有點長
我將 How to contribute 的內容拆出來放到 contributing.md
將檔案命名成 contributing.md 在 GitHub 開 issue 時自動出現這個頁面的連結(See more 👉 Setting guidelines for repository contributors
至於要怎麼寫好 contributing.md 則可以參考 Wrangling Web Contributions: How to Build a CONTRIBUTING.md

├── docs
│   ├── README.md
│   └── contributing.md

接著在 mkdocs.yml 加入 nav 參數,指定不同頁面對應的檔案

site_name: PyCon TW post-event report generator (rg-cli)
nav:
    - Home: index.md
    - Contributing: contributing.md

位置是透過參數 docs_dir 來決定相對路徑
如果沒有設定,預設是相對於 docs

separate page

內部連結

撰寫文件時,為了讓使用者更容易找到其他頁面,會使用到內部連結
這時只要在文件中使用跟 mkdocs.yml 一樣的相對路徑即可

e.g., 在 README.md 連結到 contributing.md

Please see the [Contributing](contributing.md) for further details.

更改主題

mkdocs 預設有 mkdocs, readthedocs 兩種主題
如果想嘗試其他主題則可以在 MkDocs Themes 找到
以主題 mkdocs-material 為例

首先先將主題安裝到開發環境內

pipenv install mkdocs-material --dev

mkdocs.yml 加上 theme 參數
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 name 不需要加上前綴的 mkdocs-

site_name: rg-cli
nav:
    - Home: index.md
    - Contributing: contributing.md
theme:
  name: 'material'

material theme

輸出靜態網頁

為了要能部署到其他服務 (e.g., GitHub Page)上,要先在本地將 Markdown 寫成的文件輸出成網頁

pipenv run mkdocs build

接著就可以在資料夾 site 找到輸出的網頁
因為 site 的內容都會跟著 docs 改變,專案中只需要留有原始的 Markdown 文件就好
可以在 .gitignore 加入 site/

echo "site/" >> .gitignore

下次輸出時,在指令後面加上 --clean 就可以清空上次的內容,重新輸出

pipenv run mkdocs build --clean

部署至 GitHub Page

在開源專案中,將文件部署到 GitHub Page 上是相當常見的
mkdocs 也為我們考慮到這點

只要在 mkdocs.yml 加入專案的 remote 相關設定

repo_url: https://github.com/pycontw/pycontw-postevent-report-generator
remote_branch: gh-pages
remote_name: origin

並執行 pipenv run mkdocs gh-deploy 就會自動將文件部署到 GitHub Page 上

如果想更近一步透過 GitHub Action 來達到 push 原始碼,就自動產生 GitHub Page
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 透過 GitHub Action 自動發佈 Pelican 部落格文章
雖然裡面使用的例子是 Pelican ,但只要把建置頁面的指令換掉就可以了

其他 mkdocs.yml 常用設定

  • site_description, site_author, copyright
  • google_analytics
  • markdown_extensions
  • plugins

Bonus: 徽章

在開源專案中,常常可以見到一些有趣的徽章
它們很可能就是用 shields.io 產生的
除了常見的徽章外,也可以透過修改 url 製作客製化的徽章

像是在 markdown 文件加入

![shields badge](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<LABEL>-<MESSAGE>-<COLOR>)

就會出現

shields badge

自製測試覆蓋率徽章

最近發現另一個有趣的小工具 - coverage-badge
它可以不透過 codecov 直接去讀 pytest-cov 產生的 .coverage 產生測試覆蓋率徽章

pipenv install coverage-badge --dev
pipenv run coverage-badge -o docs/coverage.svg

Reference

#Python #Documentation






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
函式 Function

函式 Function

23. Template Method

23. Template Method

Sequlize & Express. P2

Sequlize & Express. P2






留言討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