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題邏輯(Propositional Logic)


命題(proposition)

一、命題(proposition)

指的是「可以判斷真(T)或假(F)」的敘述,範例如下:

  1.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 ← 可判斷此一敘述為「真(T)」,是「命題」
  2. 臺灣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← 可判斷此一敘述為「假(F)」,是「命題」
  3. 今天天氣很熱 ← 每個人對冷熱感受不同,無法判斷真假,故非「命題」
    一般實務上會將「命題」以一個英文字母代替,例如 A、B、P、Q 等,命題的「真(T)」或「假(F)」稱為這個命題的「真假值(truth value)」。

二、否定命題(negation)

即命題的真值(truth value,即「真」或「假」)改為反向,原本為「真」者改為「假」,原本的「假」值改為「真」,可以有多種表示方式,整理如下,本文將使用第一個「prime」符號為主:


複合命題(compound proposition)

除命題本身敘述會影響真假外,若用「邏輯連接詞」連接不同命題,也能產生可判斷真假的「複合命題」,以下將開始介紹各種複合命題。


一、合取(conjunction)& 析取(disjunction)

「合取(conjunction)」就是「且(and)」,記為「∧」,代表只有在連接的兩個命題皆為真時,產生的複合命題才為真,否則為假。

「析取(disjunction)」就是「或(or)」,記為「∨」,代表只要連接的其中一個命題為真,產生的複合命題即為真,若兩端命題皆為假,結果亦為假。

以「合取」及「析取」連接兩命題時,可產生下列「真值表(truth table)」:


二、實質條件/蘊含(implication)

用語意理解就是「若 P,則 Q」,代表實質條件的符號是箭頭「→」,因此「若 P,則 Q」可記為「P→Q」,P 稱為「前件(antecedent)」、Q 稱為「後件(consequent)」。

實質條件也可產生真值表如下:

在結果為「真」時,前件為後件的「充分條件(sufficient condition)」、後件為前件的「必要條件(necessary condition)」。

假設 P 命題代表「今天下雨」、Q 命題代表「地上是濕的」,可以依序理解真值表中的四種情況:

  1. 若今天下雨,則地上是濕的 ← 可判斷為「真」。
  2. 若今天下雨,則地上不是濕的 ← 可判斷為「假」。
  3. 若今天沒下雨,則地上是濕的 ← 可判斷為「真」,稍後討論。
  4. 若今天沒下雨,則地上不是濕的 ← 可判斷為「真」。

第三種情況相對較難理解,可以這樣思考:如果「今天下雨」為假、「地上是濕的」為真,那「若今天沒下雨,則地上是濕的」這個敘述是否成立呢?

可以!地上是濕的,不代表一定下過雨,有人澆花、洗馬路、水管破裂等原因都可以讓地上變成濕的,因此「若今天沒下雨,則地上是濕的」此一複合命題的結果為「真」。

實質條件的真值表共有兩大重點:

  1. 只有在前件為真、後件為假時,結果為假。
  2. 只要前件為假,結果必為真。

也就是說,在「前件為假」或「後件為真」時,「若前件,則後件」這個敘述成立, (P→Q) 即代表 (P'∨Q)。

「實質條件」的否定:「前件為真,後件為假」

(P→Q)' 即代表 (P∧Q'),推導過程如下,會應用到下個段落「實質等價」與下下個段落「笛摩根定律」觀念:

  1. 由本段落真值表得知 (P→Q)↔(P'∧Q)
  2. 雙箭號兩邊同時否定:(P→Q)'↔(P'∧Q)'
  3. 根據笛摩根定律,右側命題及邏輯連接詞變號:(P→Q)'↔(P∧Q')

再比較一下「實質條件」的真值表,是不是只有「P 為真」且「Q 為假」時,(P→Q) 才為假呢?

換質換位律(contraposition)

假設前件 P 代表「今天下雨」、後件 Q 代表「地上是濕的」,雖說「地上是濕的」不一定代表「今天下雨」,但如果「地上不是濕的」,就代表「今天一定沒下雨」。

因此,「若 P,則 Q」其實跟「若非 Q,則非 P」是一樣的,用符號表示即為「(P→Q)↔(Q'→P')」,當中的雙箭號代表左右兩邊「實質等價」,詳細說明可參考下個段落。


三、實質等價/若且唯若(equivalence / if and only if)

上段出現的雙箭號「↔」也可以寫成「⇔」,代表的是「實質等價」,指的是 (P→Q)∧(Q→P),用簡單一點的方式理解就是「兩邊命題完全相等」,英文 if and only if 可簡寫為 iff。

在「實質等價」中,兩命題互為「充分必要條件(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)」。

為什麼要特別提出「實質等價」呢?假設P命題為「今天下雨」、Q 命題為「地上是濕的」,這兩個命題是否相等呢?

就如同在「實質條件」段落討論的,如果「今天下雨」,則「地上是濕的」這件事情是對的,因此 (P→Q) 成立;但因為「地上是濕的」不一定代表「今天下雨」,因此 (Q→P) 並不成立。一定要雙方向皆成立,兩個命題才可以說是「實質等價」。

「實質等價」的真值表從上個段落「實質條件」的真值表延伸而來,整理如下:

由此可以發現,只有在 P、Q 兩個命題真假值相同時,P 跟 Q 才會實質等價。若跳脫真值表推導,改用白話來理解就是「只有兩項命題皆正確、或兩項命題皆錯誤時,這兩個命題才完全相等」。

「實質等價」的否定:「兩命題任一為真、另一為假」

根據「實質等價」的真值表,可發現要否定「實質等價」就代表兩命題任一為真、另一為假,因此,(P↔Q)'↔(P∧Q')∨(Q∧P'),詳細推導過程如下,會應用到下段的「笛摩根定律」:

  1. 根據定義,(P↔Q)↔[(P→Q)∧(Q→P)]
  2. 兩邊同時否定:(P↔Q)'↔[(P→Q)∧(Q→P)]'
  3. 雙箭號右側取笛摩根定律:(P↔Q)'↔[(P→Q)'∨(Q→P)']
  4. 雙箭號右側根據「實質條件否定規則」:(P↔Q)'↔[(P∧Q')∨(Q∧P')]

四、笛摩根定律(De Morgan’s laws)

這個部分有兩個重點:

  1. (P∨Q)'↔(P'∧Q')
  2. (P∧Q)'↔(P'∨Q')

只要否定一個合取/析取的複合命題,就代表複合命題內的每個命題都改成否定、「且」改成「或」、「或」改成「且」。


恆真式(tautology)

「恆真式」表示在任何解釋下,永遠為「真」的命題,例如:

  1. P∨P',P 非真即假,因此「P 或非 P」這個命題永遠為真。
  2. (P→Q)↔(Q'→P'),實質條件「若非後件,則非前件」規則恆真。
  3. [(P∧Q)→R]↔[P→(Q→R)],這個比較不好理解,可用「真值表」求得:

這個真值表結合了「合取(黃底欄)」、「實質條件(藍底欄)」、「實質等價(綠底欄)」三個概念。

由真值表最後綠底欄的結果可以發現,[(P∧Q)→R]↔[P→(Q→R)] 恆為真。


合式公式(well-formed formula, WFF/wff)

可由上述「命題」與「邏輯連接詞」解釋的字符串稱為「合式公式(well-formed formula, WFF)」,例如:

  1. 「(P→Q)∧(Q→P)」可理解為「若 P,則 Q,且若 Q,則 P」,因此為 WFF。
  2. 「(P→↔Q)(Q→P)」無法解釋,因此不是 WFF。

小結

  1. 命題:可判斷「真」或「假」的敘述。
  2. 否定命題:原為「真」的命題改成「假」、原為「假」的命題改成「真」。
  3. 複合命題:「命題」與「邏輯連接詞」組合形成的新命題。
  4. 合取(∧)、析取(∨):分別代表「且」與「或」。
  5. 實質條件(→):若 P,則 Q,寫作「P→Q」。
  6. 實質條件的否定:前件為真,後件為假,即「(P→Q)'↔(P∧Q')」。
  7. 換質換位律:若非後件,則非前件,即「(P→Q)↔(Q'→P')」。
  8. 實質等價(↔):若且唯若,即「(P→Q)∧(Q→P)」。
  9. 實質等價的否定:兩命題任一為真、另一為假,即「(P↔Q)'↔(P∧Q')∨(Q∧P')」。
  10. 笛摩根定律:(P∨Q)'↔(P'∧Q');(P∧Q)'↔(P'∨Q')。
  11. 恆真式:恆為「真」的命題。
  12. 合式公式(WFF/wff):可用「命題」與「邏輯連接詞」解釋的字符串。
#離散數學 #命題邏輯






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

React 中 Class Component 的生命週期

React 中 Class Component 的生命週期

React - JSX 換行符不起作用

React - JSX 換行符不起作用

前言

前言






留言討論